維護及保存知識庫
|
資料館、圖書館及博物館已存在有一千多年了,人們長久以來總是想為自己及子孫保存某些證據,證實他們的生活、成就、理想及事蹟,我們由文字紀錄、憲章、條約、手稿、回憶錄、書籍及圖片中,可以知道過去的社會是什麼樣子,我們也靠這些東西才知道戰爭、流行病、宗教屠殺、歷史性的典禮及私人生活中親密性的細微事物,到了十九世紀,我們可以把時代的事物紀錄在電影膠片上,電影攝影機使我們可以將現實以機械性的方式複製出永恆的複製品。
所謂的資料庫是被建構出來的,有著生命的訊息、密碼,有著文化和教育意義,它累積了地方文化的歷史,更是生活時代的切片(slice of life),就如同竹桿理論,一個節為一個時代,而竹桿的生命則隨著一節一節生長而延續下去。 「電影是當代文化活動與當代人類傳播上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東西」,根據這種理念,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大會在1975年元月無異議地通過一項決議:「建議各會員國立即採取法律與技術上的步驟,或在必要時雙管齊下,去保存與維護電影。」並認為「電影做為一種傳遞文化、美學、科學、社會與歷史智識的工具,會在未來愈來愈証明它的力量。」
Film Library 與Archive的差別
「電影圖書館」英文為Film Library,法文為Cinémathèque,它的規模比較小,層次比較低,可因目的、性質之不同而設定不同的電影圖書館,例如有「發行片商圖書館」、「視廳圖書館」、「footage圖書館」,這些圖書館往往屬於社區、學校或機構團體等,其蒐集影片主要目的在於使用,在於教育,甚至在於販賣或租售。
國際電影資料館協會(FIAF) 國際電影資料館協會(The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chives du Film,簡稱FIAF),於1938年成立,創始之電影資料館僅有4所,目前協會共有超過77個國家加入成為會員國,並且超過150個會員機構。這些會員與觀察員結合起來,為的是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:
兩岸三地電影資料館簡介 台灣 香港 中國 台灣若要建立個影像王國,電影資料館就如同是彈藥庫,隨時補充子彈,並且維持一定的運作,以全球在地的思考模式來經營,和世界各電影資料館進行交流、流通、分享,以達到「在地整理、國際合作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