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片維護與保存四階段
第一階段 檢測
(Condition examination and documentation)
修復工作首要執行影片的檢測與登陸,將每部影片個別檢查並詳實紀錄影片基本資料,包括影片播出日期、影片規格、影片材質、長度(以英呎為計量單位)、原本包裝、外觀、引導片等。
在檢測方面,分為四項重點進行:
(1)齒孔(Sprocket Hole)
檢測受損情況、破裂程度,利用同步器登錄受損點的位置。
(2)片基(Film Base)
檢測影片是否斷裂、縮短、扭曲、沾粘,這些現象會導致齒孔
無法與同步器密合。
(3)酸化(Vinegar Syndrome),又稱「醋酸症候群」
用以識別影片的「材質(Material)」,硝酸片不具任何味道,而醋酸片在高濕度與高溫狀態下容易產生變質並伴有強烈酸味。
(4)聲音(Sound)
用以識別影片是「聲片」或是「默片(Silent Film)」。若是聲片則須更進一步識別聲波記錄方式是「磁性資料」或是「光學資料」,光學資料又有「密度紋」或是「波型紋」二種方式。
檢測完以上四點重點後,即可進行影片修復的工作。
第二階段 修復
(Restoration)
影片前後兩端容易接觸外在環境而產生變化,為了保護影片,影片修復時,需在影片前後接裝15呎引導片(Leader),另外,接裝引導片亦可便於沖印廠的複製作業。
再者,將受齒孔、影片撕裂處,利用影片專用膠帶(Splicing Tape)進行接合與修補。當整捲影片修補完畢後,繼而清潔影片片基,再次檢測影片接合狀況,並填寫「影片修復記錄表」。
修復步驟:
(1)清理工作台。
(2)穿戴上工作服與工作手套。
(3)從片盒取出影片,置於片盤上。
(4)請確認:
1.影片編號與片名2.片頭(Top)與片尾(End)3.藥膜面朝內或朝外
(5)註明片頭並接上15呎前引導片。
(6)將接合好的「前引導片」輕輕牽引至片心,倒插入勾槽使固定膠卷。
(7)修補齒孔損毀、片基斷裂等受損狀態。
(8)接上「後引導片」,並加註片尾記號。
(9)影片清潔後,貼上新膠帶並於其上標示影片編號與呎數。
(10)裝入新片盒、書寫標籤。
(11)修復過程中隨時填寫「影片修復記錄表」。
(12)影片損處需拍照紀錄。
(13)填寫「影片修復工作日誌」。
第三階段 重製
(Reproduction)
重製工作其步驟分別為原件翻底→以底片印製工作拷貝→膠轉磁→影片資料數位化。更具體說明如下:
(1)原件翻底
確認齒孔、影片接頭是否牢固,接上片頭與倒數。經沖印廠技術人員檢測後,進行印片,當影片印製完成經過檢測,確認沖印效果後,裝入新片盒並在片盒標籤上註明「影片編號」、「影片名稱」與「呎數」等資訊。
(2)膠轉磁(Telecine)即膠片轉成磁帶,又稱過TC
透過TC將工作拷貝轉換至DV-CAM格式,提供數位化之需。
第四階段 典藏
(Preservation)
影片進行上述階段後,將典藏於恆溫、恆濕控制之標準片庫。
1.原件典藏(Vault)
影片修復經過以上三個步驟後,將修復後之原件或複製後之工作拷貝,存放於恆溫、恆濕之片庫中。
2.數位典藏(Digitization)
經過膠轉磁後的影片數位資料,以擷取卡擷取轉檔儲存,以利未來儲存、管理、出版、網路流通與研究使用。